民和喇家遗址保护条例第一条为加强保护管理

周末好去处这里是喇家遗址博物馆——位于青海省海东市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喇家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喇家遗址是史前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1年我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去青海民和旅游,一定要到这里来看看,的确会涨知识,下图是前天参观喇家遗址博物馆的随拍照片。

1、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喇家遗址保护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加强喇家遗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保证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喇家遗址,是指位于县喇家村黄河北岸二级阶地前端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灾害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条喇家根据省级人民政府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遗址实行分级保护。

建设控制地带包括:东面500米保护区;南至黄河北岸;西侧,保护范围向西延伸700米;北侧以保护范围向北延伸900米。喇家根据考古发现或者研究成果需要调整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时,应当按照法定程序报批。第四条文物保护、生产生活、旅游观光等活动。喇家遗址保护范围内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均应遵守本条例。

2、 喇家遗址的文物价值

这些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珍贵文物,对于研究西北地区先民的生活环境、玉器的发展文化、4000年前中国的灾害现象、史前文明史等具有重要价值。喇家 site的聚落布局和文化发现的丰富遗迹,对研究齐家文化的社会形态乃至中华文明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据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前沿考古研究中心)周辉教授对古人遗骸的古线粒体DNA进行研究,线粒体DNA分析表明,该遗址-0中的14个个体具有较近的母系关系。

喇家个体的单倍型都是亚洲特有类型。单倍型组分析表明喇家古代人群与现代汉族人群和藏缅语族关系密切,这一研究结果与人类学历史相一致。图为2002年11月22日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经专家鉴定分析,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面状遗存为小米制面条。因为喇家 site的年代在4000年左右,是目前为止最早的面条遗存。

喇家 民和 保护 景点 第一条